首页

e中国女王踩踏视频

时间:2025-05-23 09:17:14 作者:550株珍稀濒危植物叉叶苏铁在广西龙州野外回归 浏览量:93574

  中新网义乌2月23日电(董易鑫)“今年我打算考中国的驾照,以后我会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小轿车,未来还会和爸爸一起做外贸生意。”23日,在浙江义乌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,12岁便随父母来到中国的“00后”阿富汗女孩丽娜一边整理头巾,一边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新年新事。

阿富汗女孩丽娜接受中新网采访。董易鑫 摄

  义乌被称为“世界小商品之都”,有210万种商品发往230多个国家和地区,目前已吸引超2万名外籍人士常驻。其中,有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位外籍人士住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附近的鸡鸣山社区。因此,这里被称为“联合国社区”。

  丽娜一家共6口人,两个弟弟在义乌读书,最小的妹妹4年前在这里出生。“我们一直住在鸡鸣山社区。”她说,因深度融入当地,她对于中国的美食、习俗等如数家珍。每年,她都会参加社区组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以及志愿服务。

  据悉,从2003年社区成立至今,该社区就有外籍人士通过参与公益活动,获取积分并兑换汉语班课时等文化交流形式。当地还成立了义乌国际志愿者联盟,先后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国际青年加入其中,志愿服务内容涉及社区服务、普法宣传、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。

  伊朗籍商人哈米是社区志愿服务的带头人之一,近20年来一直开展义乌的涉外纠纷调解工作,被称为“国际老娘舅”。

  2003年,哈米来到中国采购商品,随后在义乌创办进出口贸易公司,生意不断发展壮大。因为会说汉语、英语、波斯语、土耳其语、日语、西班牙语,再加上天生热心肠,哈米多年来帮助过不少外籍人士融入义乌,他的电话号码甚至成为“求助热线”。

  “在中国‘老娘舅’被用来称呼有威望、讲公道的年长者,所以我很珍惜‘国际老娘舅’这个头衔,很想做好这份事,也因此更加卖力。”哈米说,今年他的新年目标是“帮助更多外籍人士融入义乌,同时带动更多外籍人士做公益”。

  据悉,义乌鸡鸣山社区也有自己的新年目标:继续深化“社区合伙人”项目,以“社区出场地、居民出点子”的方式,发展更多如汉语班、舞蹈班、西班牙语学习小组(西语角)等社会组织。

  “我是鸡鸣山社区西语角的‘社区合伙人’,但是教学力量来自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商人。大家免费教居民们学西班牙语,目前已吸纳超400人加入学习。”义乌市进口商会理事罗丽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,今年她的新年愿望是和几位西语角的老师继续完善教材,坚持在线上开展“一天一句西班牙语”的教学。(完)

【编辑:田博群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今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通行中欧(中亚)班列数量已超8000列

10月25日,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10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,本期共113款游戏过审。其中移动休闲益智类游戏50款,含客户端的游戏7款。

北京中轴线美术作品《京城之脊》创作完成

四是案件的地域分布不均衡,关联案件较多。法庭这五年受理的案件超过七成来自六个省份,最多的是北京、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山东、上海,这六个省占比70%。一些中西部地方的案件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,同时各地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关联案件越来越多。

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——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

1941年,奥地利作家斯蒂芬·茨威格撰写的《巴西:未来之国》出版,书中寄托了对人类文明的美好希望。习近平主席说,“我期待着金砖国家能够像书中憧憬的那样,共同成为繁荣、富强、民主、文明的未来之国,开创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多元、国际关系更加民主的美好未来。”

时政微调查丨在水一方

在大同市云州区吉祥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,“巧婆娘”手工团队的十几名成员正在与培训老师讲解手工钩织技巧。一根钩针、几团棉线、调整针脚、拈提绕拉……一件件精美的手工钩织品应运而生,灵动精美的莲花“佛小伴”、小巧可爱的“海绵宝宝”、美观雅致的吊脚花篮等。

(新春走基层)守护川青铁路的“攀登者”

“‘王健设’这个名字还是语文老师根据音译为我起的。”读书读不明白,他读到五年级便辍学。22岁时跟着朋友远赴广州打工。从森林走向都市,让王建设感到既震撼又迷茫,“好几次走错路,上了立交桥,不知道如何下来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